通常企业员工会因为业务需要预支一些钱,比如吃饭、打车、购买办公用品等。但是,公司里的财务系统还是很麻烦。报销前需要层层批准和签字。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月。现在,AbacusLabs的手持财务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员工连夜归档账目。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以文言志】香港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只靠抢人才来制胜。熊德志近期,香港特区政府发布《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要“招商引资引才,提升国际竞争力;对接国家战略,增强发展动能;巩固优势产业,开拓新兴经济;优化教育,让青年多元发展,壮大人才库”。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为期两年,罗致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来港发展。合资格人才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以上的人士,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人士。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如引入人才属本地短缺人才类别,可直接申请而毋须先行证明本地招聘困难。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逗留期限,并以试行形式扩展安排至香港高校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港府最新“优才计划”配额已从去年的2004名,增加至4000名,配额翻一倍,10月19日《施政报告》取消了未来两年的配额限制。此举对于有志于来港发展的优秀人才,极具吸引力,港府对人才引进足见诚意。“优才计划”成功申请人毋须在来港前获得本地雇主聘任,且符合“人才清单”要求的申请人可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评审中获得较高分数,而更具有吸引力。港府延长各输入人才计划的逗留期限,并简化续证安排。更新“人才清单”,咨询业界和调研相关专业的最新人才短缺情况,以反映市场实际需要。在各驻内地办事处和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主动招揽目标企业和人才。由《施政报告》所公布的日期起,合资格外来人才在港置业可在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获得退还印花税差额,使其须缴纳的印花税与首次置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看齐。即放宽针对非永久居民购房时需额外支付15%印花税的规定,当合资格外来人才在港居住满一定年限或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已缴付额外的印花税。香港的竞争对手新加坡也在抢人才。据了解,新加坡人力部将于2023年1月推出“海外网络与专业签证”(ONEPass),申请人过去一年固定月薪必须达约16.5万港元或以上,或由新加坡未来雇主保证申请人未来固定月薪达到相应水平。此外,该签证有效期长达5年,新加坡的政策对于人才的要求稍为宽松。同时,马来西亚刚推出新计划,吸纳高薪专业人士移民当地,条件也较宽松。相信港府延揽人才的政策对有意来香港发展的人才有一定吸引力,但其他国际城市也有相类似的吸引人才政策,香港须参考各地经验,以提升竞争力。香港目前正有序重新开放入境和重启经济活动,使得经济前景预期乐观。而企业雇主亦在考虑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美世调查预计,2023年香港超过半数企业保持员工数不变,15.5%的企业打算招聘员工,仅有1.5%企业打算裁员。招聘主要针对关键人才或替代已离开的人才。美世表示,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之一是提供更高的奖励。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外,提升雇员的体验也很重要,如保持员工身体及心理健康、提供灵活工作安排以及职业成长机遇等。同样,港府从内地吸引专才,对香港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如何挽留人才,如何确保他们愿意长期留港,而不是把香港作为前往欧美的跳板,这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至于如何提高香港生育率,协助青年人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这更需要认真对待。在提高生育率方面,参照同样陷入人口危机的韩国,其除了有薪产假之外,幼儿的父母还可申请最长一年的非全薪育儿假及一年减少工作时间。此外,韩国政府一直为2岁以下幼儿家庭提供育儿津贴,2023年度将增加至约每月3800港元(1岁以下)及1900港元(1岁至2岁),且可与其他津贴重叠申请。相比之下,香港自上届政府延长非全薪产假14周,并推行“半天免费”幼儿园教育计划后,对如何鼓励生育并没有新举措。当人口危机远不及香港的韩国在鼓励生育时,香港更加不能无动于衷。香港民意研究所调查显示,受访者亦被问到是否认为特区政府须改善香港社会政治环境,才可纾缓人才外流趋势的说法,有49%受访者表示支持,18%受访者表示反对,另有24%受访者觉得“一半一半”,9%受访者认为“不知道/很难说”。笔者认同《施政报告》建设幸福香港的愿景,无论是面向全球和内地延揽人才,吸引外移港人回流,还是挽留本地人才,构筑幸福宜居环境,香港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只靠抢人来制胜。香港需要幸福愿景,更须理性思考现象的背后逻辑,从本质上找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社会政治环境,以实现美好愿景。藉此进一步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让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更加凸显。(作者系香港金融从业者)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